脊髓损伤后,患者因神经功能障碍、活动受限等问题,易引发多种并发症,不仅加重病情,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及时识别并科学应对这些并发症,是康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。
压疮是脊髓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。由于损伤平面以下感觉丧失,局部组织长期受压,血液循环受阻,易在骶尾部、足跟等骨突部位形成溃疡。应对需以预防为主:每 2 小时翻身一次,使用防压疮气垫床分散压力;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避免摩擦和潮湿;加强营养支持,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以促进组织修复。
泌尿系统感染也极为高发。脊髓损伤可导致神经源性膀胱,尿液潴留或反流易引发感染,表现为尿频、尿急、发热等。应对措施包括:定期进行间歇导尿,避免长期留置尿管;每日饮水量控制在 2000-2500 毫升,通过大量排尿冲洗尿道;遵医嘱使用抗生素,同时进行膀胱功能训练,如定时排尿、盆底肌锻炼等。
展开剩余41%深静脉血栓是另一潜在致命并发症。患者长期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,血液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,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。预防需尽早开展:病情稳定后抬高下肢,穿戴医用弹力袜;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和气压治疗,促进血液循环;高风险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。
此外,痉挛、呼吸系统感染、骨质疏松等也较常见。痉挛可通过口服抗痉挛药物、肉毒素注射及康复训练缓解;呼吸系统感染需加强排痰护理,定期翻身拍背,必要时使用呼吸训练器;骨质疏松则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,结合适当的负重训练。
脊髓损伤并发症的应对需多学科协作,结合药物、康复、护理等综合手段,同时患者与家属的积极配合至关重要,只有全面防控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危害,提升康复效果。
发布于:北京市富华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